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帝国大学,儒学部,人头攒动,对于帝国大学的学生们来说,前去遥远的西方帝国行教化之事,就是一场战争,不少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的。

虽然前来的人数众多,可是甄选却极其严格,尤其是思想方面,前来报名的学生中,想要获得前往罗马的资格,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其次要对大汉,对帝国,对天子有无可挑剔的忠诚心,再次则是要精通儒学,而且不能懂除了农学以外的其他学科。

这三条直接筛选掉了一大半人,接着剩下的两千人受到了封闭式的集训,其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刘宏亲自为罗马人编撰的以程朱理学为主,做过修改的儒学教案。

除了帝国大学,细柳营里,一大批年轻而且忠诚的军官也被挑选了出来,他们被授命和那些太学生一起接受学习,他们在前往罗马以后,会以传播儒学为名,测绘罗马各行省的地图,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密谍司训练的情报人员和死士会随船在沿途经过的国家下岸,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港口城市,他们要为帝国日后夺取这些独霸海权和贸易航道的重要据**做准备。

罗马人自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只是为东方帝国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感到振奋,整支使团里的罗马贵族在帝国官僚的招待下,来往于帝国剧院,赛马场,蹴鞠赛场,以及狩猎场和宴会,塞里斯贵族精致的生活让他们着迷不已。原本喜欢在斗兽场看角斗士厮杀的他们居然认为过去地自己真是太野蛮了,看看塞里斯人。他们闲暇的时候可以去赛马场观看赛马,参与赌马,当然也可以去看对抗激烈地蹴鞠比赛,当然最让他们着迷的还是东方帝国的歌舞剧和音乐,和塞里斯贵族的生活比,罗马城内的贵族就像一群乡巴佬。

一旦人们痴迷于某样事物,他们就会为它找出各种好的方面来说,就好比帝国在出现椅子以后,普通人日常生活里便不再使用跪坐姿态。不过对那些来到帝国的罗马贵族来说,被塞里斯贵族所坚持的跪坐姿态充满了美感,所以尽管觉得腿部难受,这些罗马贵族都坚持了下来,学习东方精致的礼仪。

由于航行时,罗马人是靠季风到达印度,再继续航行到东方帝国,所以他们若是想回去就要等待下一次季风,因此他们起码要在东方帝国待上一年以上地时间。对此罗马使团的每个人都极其乐意。

帝国派遣的陪同人员,早已按照刘宏的旨意将罗马使团的人底细查了个清楚,而密谍司更是派人不间断地监视着他们,对他们做出评估,比如哪些人可以让其回到罗马,哪些人则必须留在帝国。

和同行的贵族们痴迷于东方帝国精致而典雅的生活时,那些罗马学们则失陷于东方帝国的图书馆和学校,他们几乎全都搬进了帝国大学。和博学的东方学讨论彼此各种问题,而他们地汉语也随之突飞猛进,半年的时间里,这些从罗马各地行省的优秀学便基本能使用汉语读写了。

不管以前是学习哲学,历史,还是雄辩术的罗马学都能在东方帝国找到足可以做自己老师的学,古希腊留传下来的各种哲学流派在一本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面前显得黯淡无光。而希腊和罗马曾经的共和和民主在儒学构筑地伦理道德政治和社会体系以及东方的官僚制度面前,就像孩子一样幼稚可笑。这就是罗马学们在了解了帝国的历史和疆域以及统治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共和和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通过和塞里斯学的讨论,他们对罗马的现状做出了悲观的估计,罗马地行省制度。让总督掌握军团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制度。一旦现在的奥古斯都死去,后继无能的话。罗马很容易陷入内战中,而原本历史上也正是如此,哲学家皇帝死后,五贤帝的治世终结,罗马陷入了连年的混乱中,之后再也没有恢复帝国时代的光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原本历史地轨迹上,东西两大帝国同时因为内乱而相续衰弱,使得古典时代终结,而那时候生活在欧亚草原地蛮族开始了野蛮对文明的摧残,中国地古典时代所累积下来的科技文化在长达六百年的混乱时代消散大半,直到隋朝才开始复兴,到了宋朝才恢复过来,而之后的蒙古入侵又打断了宋朝累积式的渐进展,随后的明朝也同样遭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古典时代的终结。刘宏在接手帝国以后,所做的一切从时代角度来说,是让帝国成为世界霸主,从长远来看,则是致力于消灭欧亚草原上的野蛮民族,对刘宏来说,游牧民族是文明之敌,除了杀戮和破坏,他们什么都不会,丝毫无助于人类的展。

对刘宏来说,他并不希望罗马陷入内战中,至少在他认为罗马可以陷入内乱前,罗马必须保持和平,帝国展工商业,根据估计,大致在十年以后就可以逐步提高对罗马的海运贸易量,帝国的工商业需要稳定的倾销国,而罗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样在两国航道上的印度也是。

换一种角度来看,刘宏准备对罗马做的事情,可以说是在为这个西方帝国输血,当然输入的血液并不是挽救,而是取代,从文明上对其进行侵蚀,比直接的武力要高明得多,在这个时代,除了刘宏,没人知道这种文明战争的可怕。

建章宫内,刘宏逗弄着满一岁的儿子,最近这一年里,他更多的时间都放在国内地建设和对官员的监督上。大运河已经初步开通,就像他所猜测地那样。帝国南北之间的经济开始活跃起来,虽然总量并不大,可是他相信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

除了大运河,帝国的农业改革也拉开了序幕,帝国商会下属的各联合商会的大地主们大半都开始了半耕半农的耕作方式,同时从帝国大学聘请了大量学习农业的太学生去进行专门的农业生产,帝国大学地性质接近于预备官僚学校,对那些大地主来说,这些聘请的太学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正式的官僚。所以有关生产的事情都是交给了他们打理。

除了这些属于刘宏的利益集团的大地主,那些开明的地主也同样开始了农牧轮作的园集成经济,在帝国,只有农业方面的技术和书籍是不受到限制地。

普通的帝国自耕农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新型的农业耕作,刘宏崇高的声望让他在民间有着极高的信誉,至少那些自耕农除了少部分,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他而进行尝试的。

一年下来,很难说这种农牧轮作的新型农业形态有多大的进展,但是让内阁省和六部地帝国文官们雀跃的是。这一年的秋收,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当然这多半要拜南北新开垦的农田之赐,不过这一年帝国的牛羊马匹等牲畜数量却有了极高的增长度,凉州和幽州和并州地区,因为划入汉籍地羌人,南匈奴人,乌丸人等归化的游牧民族。这些地区的汉人饮食开始从以前的纯谷物转向谷物和肉类相间,而受到影响,中原,河北,三辅等地区的肉食消费也提升了。

刘宏对农业改革最关心的只是普通的民众能得到多少好处,这十年里,帝国地农业基本没有受到太过严重地天灾。连续数年的丰年,让大多数地普通民众能够吃上饱饭,他希望新型的农业模式能让帝国的普通民众能够改善饮食条件。

御书房内,一岁的刘武坐在父亲的怀里,案上的奏章,好奇地伸手想要去抓,让刘宏不由笑了起来。他一把把儿子抱了起来。举到半空中道,“小家伙。想要统治这个帝国的话,可要准备好吃苦的毅力,我是不会随便把这个帝国交给你的。”

荀站在一旁,听着天子的自语,不由一笑,说起来天子也只有在和大皇子一起的时候才会露出这样的一面来,真是让人羡慕大皇子。

对于荀,刘宏很信任,这个少年身上有着一种温润如玉的君子特质,即使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曹魏集团最重要的谋主也始终是坚持汉室正统的地位,袁绍覆灭以后,曹操就开始疏远颍川谋士集团,其原因不过是荀他们有光复汉室的想法,当时已经势力已成的曹操没有回头路走。

“陛下似乎太过宠爱大皇子了呢?”荀朝看向自己的天子道,不管怎么说,大皇子都很有可能是日后的帝国主人,荀认为自己有义务劝谏天子。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feuhl/uwmlumem.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