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洪承畴率领玉田总兵曹变蛟、蓟州总兵白广恩、宁远总兵吴三桂、广宁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抵达宁远后,探查了松山、塔山、杏山等地的地形,向崇祯上奏折请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会集宁远,共有人马十三万。自崇祯十三年五月将中军大营移防宁远,转眼过了整整一年还沒有大举征讨进军。他所以如此持重,知道这一仗打得好坏关系重大,自袁崇焕宁远、宁锦大捷以后,十几年來明军再沒有胜绩,不能不多加小心。清兵以骑射见长,飘忽不定,行踪诡谲,惯于野地浪战,最宜以车营步步进逼,持久消耗,稍有不慎,轻举妄动,身败名裂自不待说,恐怕会动摇大明江山的根基。

他小心翼翼、分外谨慎,却急坏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开春以來,一连两个多月,他的兵部衙门和私宅里,每天都有抱怨诉苦的人,尤其是户部、工部,从尚书、侍郎到郎中、员外郎、主事走马灯似地轮流登门,搅扰得陈新甲不胜其烦,开始不好推托,还硬着头皮、赔着笑脸相见,后來找的人太多了,应付不过來,索性躲起來不见。户部、工部的那些郎官竟到兵部大堂前搬椅子坐了骂大街:“兵部出的什么馊主意,十几万大军在关外,一晃一年了,今天要物明天要钱,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开战,那么多人空耗粮饷,咱户部又不能生金子拉银子,哪里去凑?”

“兵部派兵时答应得痛快,怎么要粮饷时就当缩头乌龟了,只知道向户部、工部伸手,大军一天耗费多少银子,他们算不出來?再这般要银子索性将户部、工部合并到兵部算了,教他们尝尝给人讨账的滋味!”

陈新甲知道他们上面有阁臣和尚书撑腰,不敢得罪,自杨嗣昌出京直至身死,再也沒有领兵部事的阁臣,陈新甲人单势孤,将洪承畴催讨粮饷的文书往案上一扔,颓然倒在椅子上发呆。他的心腹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悄声进來,吃惊道:“大人可真忍得住!任凭他们这般辱骂?卑职喊上几个同僚,把他们赶出门去,何苦受他们的鸟气!”

“不要多事,把他们赶走有什么用?只要宁远不断要粮要钱,他们就会不断上门抱怨,他们拿咱兵部作出气筒,其实不全恨咱们。十三万大军,筹饷实在不易呀!”

“那、那总这么好茶好水地伺候着他们,什么时候有个头呀?他们有本事到宁远马洪承畴去!”

“不要说这些气话了,他们怎敢招惹洪承畴?杨阁老不在了,咱们沒人撑腰,只好忍气吞声。随他们去吧!反正又沒什么损伤。”

“卑职是咽不下这口恶气……”张若麒抱头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

陈新甲沉吟半晌,无奈道:“他们逼咱们,咱们只好去逼洪承畴了。我这就入宫去见皇上。”

崇祯也在为辽东战事忧心,看了陈新甲送來的洪承畴催讨粮饷咨文,一边思忖一边说:“当时平台召对,朕准了他的用兵方略,以持重为上,步步为营,集我大明人力物力,与建虏消耗比拼。朕知道辽东打仗打的是钱粮,持久对垒,我军必胜。”

“臣担心他过于持重,劳师糜饷为兵家之大忌,如今户部、工部为筹集粮饷、军械,叫苦连天,臣也觉棘手……”

“轻易出战,倘若将士锐气消磨,出师无功,殊非国家之利。”

“臣知道皇上的心思,只是担心粮饷筹來不易,何况朝廷急待关外一战,解了锦州之围,好将几支精兵调回关内,剿灭闯献二贼,实在拖不起呀!臣以为当派一人到宁远监军,一來可以督促洪承畴早日进兵,二來哪里有什么事,皇上也受不了蒙蔽。”

“朕心里也不踏实,派个人去也好。这次朕不想派太监,兵部可有合适人选?”

“职方司郎中张若麒熟知关外舆图,干练有为,倒是不错的人选。臣担心他资历太浅,洪承畴未必将他放在眼里。”

“朕写道手谕给他,再说朕派他去,不是要他指手画脚,多看少说,定期有个密折回來就行了。”

“臣明白了。”

“朕有意命丁启睿挂兵部尚书衔,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仍兼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赐给尚方剑、飞鱼服和印敕,接替杨嗣昌之缺。”

“他若能应付到洪承畴凯旋入关,就是大功。”

“朕知道剿灭流贼,非洪承畴不可。”

“孙传庭才识也堪大用。”陈新甲小心地说道,他不知皇上有沒有宽恕孙传庭的意思,上次他力谏留下三秦兵马,实在是有用兵自重之嫌,皇上起了疑心,将他改任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不料孙传庭竟以耳疾请求辞官回籍,皇上震怒,将他下了诏狱。

果然,崇祯摇头道:“孙传庭倒是个难得的将才,但他野性难驯,不到万不得已,朕不会用他。你看这是他在狱中写的《咏菊》诗,毫无反省悔悟之意。朕还要再关他些日子。”

陈新甲双手捧住那张纸片,见上面写着一首七律:“园林摇落尽堪伤,唯见阶前菊有香。岂是孤芳偏傲物,只因群卉不禁霜。叶雕寒玉深凝碧,花嵌精金密复黄。我亦清幽堪作侣,朝朝把酒醉君旁。”不禁感叹道:“皇上圣明,他还是那个狂狷傲物的秉性,眼里容不得人,真该磨砺磨砺他的棱角。”叩头退下。

关外重镇宁远本是辽东总兵的治所,曾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的商贸集散地,但自天启五年以后,屡经战火,百姓几乎逃光,如今成了一座兵城。正方形的城池,四面正中皆有城门,东为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为永宁门,北为威远门,城门上皆建有门楼,城门外有半圆形瓮城。洪承畴的行辕就在当年袁崇焕兵备道衙门,半年多來,洪承畴每日黎明即起,半夜方才就寝,治事勤谨,躬亲簿书,又累又乏,表面不急不躁,但内心却深藏着忧虑和焦灼。有时公务之余,儒服方巾,只带贴身书僮金升和侍卫蔡九仪,在城中四下查看。宁远果然是座坚城,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砌大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各有坡形石砌登道上下自如。城四周高筑炮台,架着红衣大炮。这天他换了蓝色半旧圆领湖等淡绿袍,腰系紫色丝绦,戴一顶七成新元青贡缎折角巾,前边缀着一块长方形碧玉,登上鼓楼,向南望见通向延辉门那条大街,酒馆、钱庄、茶楼、丝绸店鳞次栉比,只是出出入入的少有老百姓。他不胜感慨,握拳如棰,在那面八尺见方的牛皮大鼓上轻轻一敲,低沉的鼓声传出很远,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宁远大捷。下了鼓楼,走在延辉街上,两座相距不足百步的高大石坊是崇祯皇帝为镇守边关有功的祖大寿、祖大乐堂兄弟敕建,前为祖大寿的“忠贞胆智”坊,后为祖大乐的“登坛骏烈”坊,廊柱上浮雕着精美的人物、鸟兽、花卉等,柱下是威武的雄狮。“祖大寿不易呀!”他喃喃自语:“祖总镇,受洪某一拜。”说罢长长一揖到地,蔡九仪、金升也跟着拜了。

中军副将***匆匆赶來,禀报道:“大帅,朝廷派了一位监军,已到延辉门外,可去迎接?”

“來的是什么人?”

“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

“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儿,还用得着我这个十二年的总督去接吗?”洪承畴阴沉着脸,冷笑一声,“你去陪他进城就行了,我在行辕等他。”

张若麒一行人在***的引领下,骑马进了宁远城。张若麒在马上四处瞭望,但见从城门口的瓮城、外城直到内城,住满了军士。大街上,每隔不多远,便有一个持枪的军士,钉子似地站在那里,目不斜视。一队队巡逻的兵士不是走过,查验可疑之人。他久闻洪承畴治军有方,手下兵卒号称“洪军”,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行辕门口,那气象更是森严。官兵如林,明盔亮甲,刀枪剑戟在艳阳下闪着寒光。一面铁杆大纛旗高矗在辕门外边,上挂一幅蓝底黄字缎幛,写着一行斗大的字:钦命总督蓟辽军务洪。宽阔的行辕门旁,立着两面丈余高的铁牌,一面上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另一面则写的是“肃静回避”。二十名威风凛凛的军校排列两边,守候在铁牌旁。这条街道早已断绝百姓通行,等闲之人不准靠近。***在离辕门十丈以外的地方下了马,对依然骑在马上的张若麒道:“监军大人,督台升帐了,请在此歇马。”

张若麒一路上想了如何与洪承畴相见,如何劝告更是想了许多遍,但沒想到洪承畴竟如此刁难,表面隆重其事,其实是要借森严军威镇慑自己。他摸了摸怀中皇上的手谕,心头仍止不住怦怦乱跳,急忙下了马,含笑道:“请上复督台,我进去拜见好了。”

咚咚咚三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内外各站着两行侍卫。门外石阶下,左右一对石狮,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左边的那尊石狮旁树了一面墨绿贡缎制成的中军大坐纛,中心用红色绣出太极图,八卦围绕,外边是斗、牛、房、心等等星宿,镶着白绫火焰边;旗杆上垂下五尺长的杏黄缨子,满缀珠络,缨头上露银枪。一座三楹的高屋,门额上写着白虎节堂四个黑色大字,台阶下竖着两面七尺长的豹尾旗,旗杆头是一把利刃。白虎节堂乃是军机重地,大小官员非有主将号令,不许擅入,违者拿办。随着一声传呼,张若麒走进大堂,见洪承畴身穿二品文官仙鹤补服,威严地端坐在大案后。堂上文官一身整齐的补服,武将衣甲鲜明,躬身肃立,声势威仪端的怕人。洪承畴绕过大案,笑道:“本该到接官亭亲迎钦差,无奈军务繁忙,甲胄在身,还望包涵。”

“岂敢劳动督台大人。卑职奉旨到军前效力,自今而后,就在麾下效命,凡有使令,一定俯首凛遵!”

洪承畴听他说得客气,但“奉旨”二字却有以皇命压人之嫌,从容不迫地说道:“你既是奉旨的人,我如何敢差遣你?一路劳乏,稍候到后帐洗尘。不过,塞外苦寒,比不得京城安逸,你要是呆不惯,等战事稍有转机,我可奏请圣上,让你体体面面地回京复旨。”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fhmbl/uqlbbnwh.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