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幅图上是几颗红红的果子,蔗糖已经将其包裹,看上去似乎还……挺有食欲的?

“这应当是朹果?”赵云当即就认出了这东西。

这东西在山里能见到,能吃,但简直酸倒牙,因此采的人并不多。

而制糖坊如今就在成都南边,所有人都去看过,因此后辈这做法简直一看就明白过来了。

将这个记在心里,众人目光继续后移,并且心里明白,剩下的多半就是那唐皇送的了。

第四幅图是一幅字,字迹板正但少有烟火气。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落款则是简简单单:雍州三原,李靖。

爱凑热闹的张飞顿时间有点失望:

“俺还以为怎么着也得写个托塔李天王呢……”

最后一幅图是一个白生生的镜子,这反倒让孔明一时间不太敢确认了:

“似是银镜,但……”

孔明决定还是看看后世人的评价再说。

【up主已经可以了,糖画是咱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到了你手里,我觉得文化遗产四个字儿可以去了,非物质恰如其分。

冰糖葫芦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东西做起来没啥难度倒是,不过我记得这东西好像还能减缓高血压呢,曹操当年也没交代让姓曹的多吃这个?

拉倒,咱们现代的山楂也是选培过的,古代山楂酸的不行,在宋朝开发出来冰糖葫芦这个吃法之前,基本无人问津,也就是靠着冰糖葫芦有人吃了,才有人研究,诶,这东西还能入药啊。

虽然我不懂书法,但还是要评价一句,字不错。

虽然我不懂工艺品,但还是要评价一句,银镜不错。

楼上确实不懂了,银镜不是这个样子的,看色泽来说,更大概率是铜镜。

铜镜不是黄色的吗?咋还有白的,而且做旧的也应该发绿才对,哪有这样的?

楼上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这怕不是白铜吧?发源自云南的铜镍二元合金,是咱们老祖宗在冶金史上比较重要的独创成就。

这么一说应该就是这东西,毕竟联系大佬喜欢仿造的爱好,这东西在唐朝算是无价之宝,只有一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以及这镜子上的瑞兽葡萄纹也是初唐最常用的。

我去查了查,这东西产自云南四川,17世纪出口欧洲的铜镍锌三元合金大受欢迎,被称中国银,后来19世纪英国和瑞典仿造成功并大规模生产,反而将中国彻底挤出了市场。

废话,人家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不比小作坊强多了。

那我还记得上学时候学过,镍这个金属是甘肃最多啊,而且甘肃还富铜矿,为啥反而是云南探索出来这个东西。

少战乱呗……而且甘肃哪止这么点,多铜,多煤,多钼锂金锌铝等等,是实打实的工业矿都,但这边战乱没停过,所以都没法开发。

整条河西走廊战乱都没停过,最简单的例子,青海湖附近的盐湖产的青盐,比卤法的苦盐好非常多,但唐朝时地处和吐蕃战争的前线没能开发,元看不上,宋自顾不暇,明朝顾不上,一直到清朝时候才有正式开发。

咱们现代人可太懂西域的水果、牛羊、棉花有多好了,所以还是得国家强盛才行。】

“二元合金……”

孔明念叨着这个名词,若有所思。

作为一个博闻强识的人,孔明清楚记得这也是光幕第一次正式的提到合金。

此前曾经开玩笑说晚唐圈子牢固如钛合金,当时还不明白其意思,但现在好似明白了一点。

多种金铁调配,反能制出效果更加好的金属?

只是……其中难处孔明也清楚:石炭的品质。

虽然没办法如后世一般将温度量化,但根据将等重铁块融为铁水时间的长短也能大概判断出来炉内的温度。

如今成都和公安的铁匠作坊,靠着排风、小高炉、石炭等物,已经能将炉子的温度推得很高了。

但如今问题就是,同样的铁矿,同样的炉子与排风,用不同品质的石炭炼出来的铁品质也完全不同。

无烟的石炭能炼出来如偃月刀这般云长爱不释手的兵器。

浓烟的石炭炼制出来的刀兵砍个石头都能自断,差的实在太多。

如今孔明倒是产出了别的想法,既然劣炭炼劣铁,那干脆再往里面掺杂点别的金属矿,或者掺杂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不是也能救回来一点?

至于说将浓烟石炭变为无烟石炭……匠人们和孔明也都暂时没什么办法。

不过成都府衙内如孔明一般想法的人并不多。

刘巴是在想着这白铜是不是也能用来制货币?但能回本吗?

庞统则是在畅想,这河西真不愧是宝地,必为主公为大汉取之!

张飞的想法就要更加简单直白:

“子龙,那朹果……不,那山楂何处有?快带俺寻上一些。”

“俺尚有余下的蔗糖,来给你做那冰糖葫芦!”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nlbhew/femuhunq_2.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爱书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