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待这些事都安排妥当,过了年,三月份两淮那边的好消息不断传来的时候,大顺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p

改元了。/p

皇帝活着就改元,这在明太祖之后,实在是第一次见到,一元一世都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p

但李淦还是要求改元,改元惟新。/p

改元这种事,其实在明之前也挺正常的。但明之后,改元就有些“力乱怪神”的意思。/p

很多只是巧合,只是巧合的多了,就有点谶纬宿命的感觉了。/p

比如永乐皇帝的年号,也不知道是自黑、自嘲还是咋的。/p

永乐,是方腊教主称帝时候的年号,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反贼年号。/p

比如天顺。/p

那是蒙元阿速吉八的年号,然后来了个两都之战,虽然夺门之变没有两都之战的规模,但往内里说也实在差毬不多。/p

比如正德。/p

那是西夏李乾顺的年号。/p

再加上明末崇祯的两个骚操作,更添了许多宿命论。/p

比如继位时候,选年号,一共四个,排第一的是永昌、然后才是崇贞。/p

比如修宛平城,西门叫永昌门、东门叫顺治门。/p

在前朝这些骚操作之下,虽然都说什么不语乱力怪神,但总感觉年号这玩意儿能不瞎折腾就别瞎鸡儿折腾。/p

但既改了,就难免让人多琢磨琢磨。/p

看上去,更像是皇帝的一个“政治宣言”。/p

惟新二字,不难解释。/p

语出《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惟新。/p

而皇帝真正的用意,则是因为当年唐太宗的改元诏书中,用了“万国来庭,长世之术既宏,惟新之命方始”这句话。/p

按照旧时规矩,用历朝改元诏书里出现的连词,算是对那个朝代的一种钦佩和追慕。/p

改元嘛,无非几种。/p

要么青龙现世、凤凰来仪,各种祥瑞。/p

要么借用前朝或者祖宗的年号,以示尊重和继承。/p

要么就是从古籍里挑字。/p

要么就是夺回朔方、堵塞黄河之类的治国功绩。/p

再一个就是武则天那种,纯改签名或者QQ名恨不得三天一换的既视感。/p

大顺这一次改元,既有彰显皇帝改革决心的意思,也有一点和前朝划清界限,表示自己是李唐继承人的那种感觉。/p

既然前朝一元一世,本朝偏不。/p

反正都已经把六部改成六政府、兵备道改防御使、巡抚改节度使了,也不差这点形式了,形式主义要做全套嘛。/p

皇帝本来觉得自己至今为止最大的功绩,是复西域、拿下了南洋这个新西域。/p

甭管怎么看,纵向还是横向,俩“西域”总有一个是真的,这个也算是自己唯一不心虚的地方。/p

按说要追也该追首开西域都护府的孝宣皇帝,但一来夹着一个霍光权臣、二来人家姓刘。/p

想着追一追李治吧,后面有“牝鸡司晨”的乱事儿,不吉利;追开元盛世,后面更恶心,更不吉利。/p…

到唐太宗这,就不好意思追超了,只能慕了,是以从改元诏书里挑了这么个词。/p

本来一开始礼政府那边还给了几个备选,比如有一个是从《尧典》里挑的,原句是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p

但被皇帝给否了。/p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点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意思,亦或者说好容易改元也得对得起名副其实这个词,改元后不久,便真的有那么点“惟新”的意思了。/p

农历三月初。/p

大顺改元惟新元年。/p

农历四月初五。/p

科学院献祥瑞于朝廷,纯粹用钱、硝石、鸟粪石矿堆出来的冬小麦,亩产九百斤,皇帝亲自前往科学院的试验田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开镰仪式。/p

祥瑞献毕,一场真正对得起“惟新”这个年号的改革,在川南、苏北、湖广等地,正式铺开。/p

…………/p

改革的第一炮,是在川南敲开的。/p

淮河修完,还要等大约半个多月。/p

今年运盐,要等着枯水期结束,才是开始今年的盐引销运。/p

而在川南,风尘仆仆来到叙州府的一票官员,很快接管了川南的大小政务。/p

之前川盐入黔的消息已经传开,各种风声传的真真假假,但没有朝廷正式的命令之前,谁也不敢说这事就是真的。/p

大量的陕西商人云集川南,刚建立的西秦会馆,甚至已经有些容纳不下忽然间涌入的这么多“老乡”。/p

大量的四川商人,也携带资本,从各处赶来。/p

新到任的叙州府尹牛从昀,到了这边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了盐井区,查看这里的情况。/p

工商部那边的人也已经过来,两边虽然互不统属,但毕竟在苏南都见过面,也都配合过。/p

牛从昀和工商部那边的人一起先来到了一家陕西人开办的盐井,抓了一把色泽如雪的好盐,看着那些赤膊的雇工在那劳作,不免感觉到有些熟悉。/p

不管之前是在台湾还是在鲸海,类似这样的工场,牛从昀都是见过的。/p

锯木的、舂米的、榨糖的等等,虽然不是产盐的,但这种雇工、分工、合作的模式,却是一样的。/p

陕西商人跟着牛从昀的后面,指着一口盐井道:“大人,如这口井,租金就颇高。”/p

“一个月三十天,我等要拿出半个月的盐给地主。地主无非就是有块地,可他们又不出资生产。”/p

“若是朝廷真要官运、商销。我等也不敢说别的,但若是定的价低了,我们肯定是不做的。我们只能用半个月的盐,来养这些雇工、牯牛、草料等,真要是定价太低,我等真的做不起。”/p

牛从昀嗯了一声,他之前还真没处理过类似的情况。鲸海也好、台湾府也罢,很多土地都是无主之地。/p

或者,是生番、部落的。和他们打交道,简单粗暴。/p

而像川南这种情况,就很不相同。/p…

从情理上讲,似乎也说得过去。人家的土地,人家收点租子怎么了?你嫌贵,你可以不租啊。是资本求着地租租出来,可不是地主求着资本来租。/p

情理上是这么回事,可从工商业的角度,地租就是最大的敌人。/p

商人跟在后面,又嘀咕道:“客来起高楼,客去主人收。若无朝廷做主,我等实在不敢过多投资。投资若多,十年之后,所有设备,皆归了地主。那我们自然是能凑合就凑合。”/p

“朝廷若能主持,或办永佃,或收为官有,对我等最是有利。”/p

牛从昀心道,这当然对你们有利,但这对这里的地主就大为不利断其根基。/p

果然如兴国公所言,这等阶级的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p

想到这,牛从昀问道:“那日兴国公约谈你们,也同你们说了这边的事。他的态度,我素来是知道的。”/p

“原本这里也有一些自提、自煎、自销的小手工业者。按照国公的意思,这些都该被你们消灭、兼并。只要你们上了机器、上了技术,那些小手工业者都要消亡。”/p

“这事儿,国公的意思是什么?”/p

商人忙道:“国公言,此自然之理,非要保留小手工业者是逆天而行。国公的意思,是我们发展起来后,他们要么识相点自己卖了产业参股;要么就等着被我们挤破产,来我们的盐场做苦工卖劳力。”/p

虽然这是一贯的态度,牛从昀还是忍不住啧了一声,心道兴国公真的是一点人味都没有,冷冰冰的。/p

虽论起来,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就是缺了点人味儿。/p

自己担了这么个差事,这辈子可就与清官无缘了,日后指不定怎么编排自己呢。/p

凡被称颂的青天大老爷,必要护小农、护小手工业者、护小民,自己做的却恰恰相反。/p

边想着,便被商人引着来到了提卤的地方。/p

几头牯牛拉动着沉重的卤桶,将黑乎乎的盐卤水从数百尺深的井下提出来。/p

旁边几个科学院派过来的人,正在那和当地的一个工匠交流,在研究蒸汽机取代牯牛后如何配套。/p

这些井卤沿着已经铺好的管道,流向了远处的天然气井,在那里统一进行煎煮。/p

实际上在刘钰准备策动川南盐政改革之前,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挤得那些自产自煎的小盐井户快没活路了。/p

浅层的井出的盐也不好,而且他们也打不起天然气井,只能烧柴烧煤,实在争不过这些两淮的失败者。/p

牛从昀在台湾、鲸海、苏南都见过类似的大型作坊,知道这些大型作坊的优势。/p

站在一个朝廷官员的角度,搞激烈的兼并和地租改革,可以方便朝廷加强对井盐的管控。/p

站在一个读书人的角度,不去看那些地主的哭嚎、小生产者的悲歌,可以压一压盐价,从而使得许多“宁口淡”的百姓,吃得上盐。/p…

当初他在皇帝面前,说的就很明白了。/p

要么,朝廷收盐井地租,按井收税;要么就收盐税。不能两个都收,那就成重复收税了。/p

现在朝廷的意思已经如此明确了,他也知道该怎么办了。/p

看着这些简陋机械源源不断地将卤水提上来,他心想,一家哭,胜过一路口淡无盐。/p

陛下就叫我读辛昂传,无非是让我记住“苟利百姓”这四个字。/p

又转了两圈后,刚出了工场,就见外面黑压压地跪了一群人。/p

“大人!”/p

“那些传言是真的吗?”/p

“朝廷这么做,这不是强取豪夺吗?”/p

“吾等祖上传下来的土地、盐井,竟不知犯了什么罪,要被强制收走?”/p

“这与前朝税监、矿监,有何不同?”/p

“我等都是良民,耕读传家之辈,守着祖产。若大人非要收地,我等宁死在大人面前,不然如何去见祖宗?”/p

“这是秦人夺我们川人之产啊!”/p

这群人全都跪在外面,拦着牛从昀的去路。牛从昀却不打话,目光盯着远处,似在等待着什么。/p

不多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一个号兵喊道:“防御使大人到!”/p

说话间,后面出现了一列队伍,六百多名荷枪的士兵跟在叙马防御使马浩川的后面。/p

马浩川纵马在前,来到了这群人面前,手里的马鞭在空中一甩,啪的一声脆响。/p

见到部队开过来了,牛从昀的底气也足了,清了清嗓子道:“你们要干什么?朝廷有说白要吗?不说了吗?折价入股,折价入股。你们还想怎么样?”/p

“地下面的盐,是你们的吗?莫要说什么祖上传下来的,汉时盐铁专营,这盐本就是朝廷的。”/p

“汉祚既终,传于魏晋,而后隋唐,至宋元明,本朝上应天命而取之,自是继承了一切。本官倒是要问问你们,你们祖上是何时把官产占为私有的?”/p

“如今朝廷不问你们要这八百年的息,便不错了。甚至还许你们折价入股,你们竟不知足?”/p

“若之前你们自己出资本、办盐井,朝廷又何必多此一举?倒是你们占着土地,却只收租,还有什么可讲的?”/p

“我知你们本事。或是找人去告我;或是自缢死在我面前闹腾;或是找出老者在前拦阻宁死不动。”/p

“这些手段,你们只管用。我若眨一眨眼睛,便当不起这叙州府尹!”/p

他刚说完,后面又来了一群四川商贾,围过来冲着那些土地所有者道:“你们说这话,就该剜口割舌,什么叫秦人夺川人之产?难道我等不是川人?”/p

牛从昀冷声道:“然也!这分明是工业资本与你们地主地租之间的矛盾,却非要挑唆什么秦人川人,其心可诛!”/p

《新顺1730》/p

喜欢新顺1730/p。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qbqh/wnnwmhf.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