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吏部在宗人府的南边,距离承天门比较近,工部在最南边,挨着洪武门。

五部和宗人府的对面是五军都督府和太常寺,正所谓“六卿居左,经纬以文;五府处西,镇静以武。”

但朱允炆就不太理解为什么把太常寺放在这里,和五府挨在一起,还有就是把刑部直接放到了太平门外,和大理寺、都察院在一起,而不是和其他五部在一起。

到洪武十年,大明宫城就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此后是对宫城之外的建造,比如宗人府、五府、六部等,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完工,到现在不过才五六年。

但现在宫城出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前昂后洼”。123。什么叫前昂后洼,就是宫城的南边地势较高,而宫城地势低,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宫城作为皇帝居住办公的场所,怎么能比臣子办公的场所低呢。

这是因为原来在宫城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湖泊,名叫燕尾湖。宫城是在填湖造陆以后建造的。填土填的不实,逐渐的宫殿就下沉了,变成了前昂后洼。

朱元璋对此还是很在意的,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视察陕西,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考察都城的地点。

是的,朱元璋就想迁都北方。一方面是因为汉唐盛世都是在长安开创的。/

但朱允炆的老爹朱标从陕西回来后就一病不起,溘然长逝,这事对朱元璋打击非常大。

朱元璋就想,是不是上天不想让他做这些事情。

在洪武二十五年年末祭灶神的时候,他在神文中说:“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已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豆芽孢子只得听天。惟愿览朕此心,福其子孙。”

后来朱棣迁都,除了是对顺天府更加熟悉外,也算是继承了朱元璋的遗志,实现了他的愿望。

而且,恐怕朱棣也是不喜欢前昂后洼的地势。

朱允炆对此就无所谓了,他又不迷信,也不想迁都。应天府居于大明的中间,无论是向东向西向南向北都很方便,也不用担心粮荒等问题。

漕运会产生多大的问题就不用朱允炆说了。

再者说,一个国家的首都是要能辐射到全国的,迁都到顺天府对南方的控制力就会下降。以后应天府的影响力还要辐射到海外,迁都内陆也不合适。

所以朱允炆觉得应天府挺好,若是以后对皇宫不满意了,推倒重来就行了,反正会越来越有钱的。

现在朱允炆就要为他的发财大计想办法了,谁的钱最好赚,老人、妇女和孩子,但是现在都不靠谱,这群人都没有钱。…。

有钱的是谁,有钱的是豪商大族,沈万三的例子还历历在目呢。虽然不是富可敌大明,富可敌朝鲜还是有可能的。

朱允炆现在就要让这些豪商们拿钱出来,作为以后建新宫殿的资金。

明抢当然是不行的,像朱元璋杀沈万三,就是在杀鸡取卵。

豪商们挣钱可以,但是得花出去啊,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商人那么热衷于买地,除了传统观念作祟,还有就是他能得到的已经得到了,得不到的再有钱也得不到。

所以到了一定程度商人对于扩大再生产就不感兴趣,就开始买地作为基业,留给后世子孙。

朱允炆要让豪商把钱乖乖拿出来,就得让豪商们觉得这钱花的值。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自然景色不感兴趣。123。反而是人文景观更吸引人的注意。

而对于豪商来说,钱不是问题,但要让人感到物有所值。

而且一定要与众不同才行。

朱允炆一边往工部走,一边思索着应该建造什么样的宫殿才能吸引豪商们前去。

与大明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就是***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但现在大明是有回回教的,而且也有去过阿拉伯的人,所以***教的建筑虽然稀奇,但还不至于举世罕见。

那朱允炆要考虑的就是西方的建筑风格的。石头建造的宫殿。/

卢浮宫,朱允炆灵光一闪。

现在在法国有卢浮宫,不过只是一座城堡,也没有国王居住。

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弗朗索瓦一世登上王位后,才把原来的城堡拆了,重新建造了一座宫殿。

亨利四世建造了大画廊,路易十四在卢浮宫的时间最长,在位期间将大量的艺术品放在此地。

后来拿破仑一世也对卢浮宫进行了扩建,征服欧洲的战利品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卢浮宫。

虽然后来拿破仑战败。豆芽孢子许多艺术品又被运了回去,但还是有很多仍然留在这里。

一直到拿破仑三世,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将近600年。

朱允炆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如此巨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品。

对朱允炆来说,这里是他的避暑山庄,虽然他不会经常去。

更重要的,这是他敛财的手段,在此接见一下豪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但这些是需要花钱的,而且花费不菲。

路易十四让贵族在卢浮宫寻欢作乐,从而收回了许多权力。朱允炆让豪商们寻欢作乐,为的是豪商口袋里的钱。

当然贵族和大臣也可以去,也不许要他们交钱,便于朱允炆控制就行了。

到了工部,严震直不在,一问,是去玻璃制造厂了,正好建造新宫殿也需要用到大量玻璃,朱允炆决定就去玻璃厂看看。…。

吃过午饭,朱允炆就往玻璃厂去,这次没有走路,而是坐着马车。

玻璃厂和制造厂挨着,都在城外,要是走着去得累死他。

现在的南京城小,城墙外面就不算城了,全都是田地。而宫城东边就是钟山,孝陵就在山上,朱允炆不迁都的话以后他的陵也会在那,所以东边是绝对不会建工业区的。

制造厂和玻璃厂都在南京城的西南,差不多在后世建邺区内,为什么建在这呢,离长江近啊,水运比较方便。

还没到玻璃厂,朱允炆远远的就看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等走近了一看,严震直就在施工现场。

朱允炆心里为他加了一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领导们愿意在工地上看着的少之又少。严震直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走近了严震直也没发现朱允炆到了。123。倒是施工的工人发现了,提醒了严震直一下。

严震直连忙走过来行礼。

“严爱卿,玻璃厂建造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现在玻璃厂的主要部分已经完工,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一些次要的建筑。”

“另外还有民居没有建造。按照陛下的旨意,以后在玻璃厂当值的工匠均可以带家属在玻璃厂附近居住,由玻璃厂提供住处。”

“那烧制玻璃需要的窑和其他的用具呢?”

“回陛下,窑正在建造,但一些器具需要用到铁,现在内库铁储量不足,需要重新开炉。”

严震直这么一说。/

最近的一次是洪武二十五年开炉,一直到二十八年,炼制了三年,朱元璋觉得够用了,就下令全都停工。这期间民间可以私自炼铁,只需要缴纳炼制数量的十五分之一。

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半,也就是到洪武三十年年中,库存就告急了,民间交的那些完全不够用。但朱元璋并没有允许开炉,而是暂停一年。

到三十一年五月份,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又把这件事给忘了,严震直也没有提醒他,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铁不够就赶紧炼,以后炼铁所不要停了。一直开工。豆芽孢子炼铁所的一应制度借鉴制造厂的重新制定。”

“还有,炼铁所的工匠也都去除匠籍,全都归于民籍。不愿意继续在炼铁所干下去的就让他们离开吧。”

“炼铁的事以后再说,现在就先这样。”

“朕今天找你来,除了看一下玻璃厂的进度,还有就是朕准备再建造一所宫殿,工部可有困难?”

“陛下,建造新宫劳民伤财,如今,天下初定,正是需要修生养息的时候,陛下怎么又在这个时候建造新宫呢?”

“臣以为此事应该与内阁商议,臣的意见不是那么重要。”

一听朱允炆要建造宫殿,严震直顿时就不开心了。

他在心里也知道最后还是拗不过朱允炆,内阁也会同意。但作为一个臣子,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他现在不只是工部尚书,还是内阁阁老。

“严爱卿不要急嘛,朕建这所宫殿另有用途,不光不会劳民伤财,以后还能为朕带来大把的银子。”

“听朕慢慢道来。”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qffl/wulfnhb.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啃书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