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第五二四章蒸汽机股票

总体来说,崇祯六年的大明还算平静,那该死的小冰河气候仍然在考验着大明,旱灾蝗灾冰雹接连不断,各地粮食抢收的噩耗时有传来,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逼的节奏。

不过,在灾情最为严重的中原和西北地区,这股能将一个政权生生压碎的压力已经有了宣泄的渠道。

活不下去的人可以闯关东,辽东对于人口的需要暂时还没有出现停滞的迹象,无论有没有特长,只有一把子力气,来到辽东就不愁没有饭吃。

特别是现在,辽东开始准备修建铁路,对于建设铁路的工人,简直就没有止境,招募大量人手修水泥路和铁路,以工代赈,既让老百姓有饭可吃,又改善了交通条件。

辽东发展最快的城市自然是金州,重工业发展最快的则是海州和盖州,因为有辽河的下游出海口,水流强劲,是可以利用资源。

沿着辽河河畔,兴建了大量的水泥厂、钢厂、纺织厂,当然还有面粉厂,现在辽东几乎没有人再吃原本的那种麦粥,就是把麦子倒进锅里,像熬米粥一样煮熟。

大量的红薯、土豆也被加工成面粉,当然准确的说应该是淀粉,然而问题是,习惯性叫成淀粉。

金州最发达的工业,依旧是纺织厂,服装厂、酿酒厂、饴糖加工厂、饲料厂……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无霸型工厂,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各种物品。

最让全旭奇怪的是,以前大明很少有人在外面买衣服,特别是成衣,基本上都是买布自己做,然而,辽东的工业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会做衣服的女人,在纺织厂工作一天,可以挣至少三五十枚铜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两多银子,而从裁剪到缝制,一件衣服少说也要做上七八天,偏偏那种成衣卖得又便宜,又实惠。

不知道不觉中,金州出现了各种成衣铺子,不过大部分都是定制的业务范围。

大街小巷依旧非常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然而,细心的百姓一定可以发现,大街小巷,看不到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些大人物都被全旭拉去开会了。

事实上,自从蒸汽机火车成功运输,那台托马斯小火车,几乎成了展览品,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加煤炭和加水以及定时的检修,几乎都在跑。

当然,辽东的工业初见基础规矩,短短五天时间内,那条长达三点八公里的铁路,硬是延长了到了五公点七公里。


页面连接:http://www.iheir-10.com/book_0_wuqhw/uhwmmequ.html

69中文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墨香阁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